图文精华

分享

晚报小记者同家长一起逛竹林大饭店——开启亲子穿越之旅

  1.jpg 2.jpg 3.jpg
       □记者 程兰霞/文 顾善济/图
  满载老盐城底蕴的竹林大饭店盛装归来,吸引了不少市民前来打卡,一时间人头攒动如潮,街头巷尾、中庭小院、风味小店、文化铺子,让每一个人好似置身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老盐城。10月31日下午,来自盐城市第二小学的50多名盐城晚报小记者带着好奇、满怀期待与家长一起逛竹林大饭店,开启穿越之旅。

  感受家长童年生活
  “爸爸小时候洗澡的浴室就这个样子,那时候条件不好,冬天一个星期才能洗一次澡。”“小时候在农村,冬天都是在家里挂上浴帐洗澡,后来长大了到镇上浴室去洗。”“这是用来捕鱼的地笼、网子,爷爷家门口挂的就是这个。”10月31日下午,盐城晚报小记者来到竹林大饭店,与家长一道开启一场亲子穿越之旅。
  小记者们在父母、祖父母的陪伴下,紧跟在竹林大饭店工作人员身后,有序参观。“我家里有一张妈妈小时候的照片,就是戴的这种粉红色丝绸帽子,手上拿的这个花折扇。”“爷爷,这是你经常说的煤油灯吗?”“妈妈,这个发箍你小时候戴过吗?”小记者们看着盐城百货用品商店柜台里摆放的各种“宝贝”,话匣子一下子打开了,叽叽喳喳问个不停。
  五(6)班小记者孙旭尧和外婆孙海琴祖孙二人玩得可开心了。孙旭尧的父母都在北京工作,孙旭尧由外婆一手带大。孙海琴今年65岁,一直住在竹林大饭店附近,前几年才搬走。“盐城电影院、盐城邮电局、老轮船码头、大众饭店、中华照相馆历历在目,好似回到了几十年前,自己一下子变年轻了。”孙海琴感慨道。
  体验老盐城烟火气
  “这里有盐城香肠、盐水鹅、炒货、益林酱油和五醍浆酒,还有咱们盐城的各种特色小吃:油端子、鸡蛋饼、梅花糕、贾氏锅贴、竹林鱼汤面、老街油炸、徐三妈凉粉铺、支奶奶虾糠馄饨……”小记者听着工作人员的介绍,闭上眼睛深吸了一口香气,口水都流出来了。看着每一个摊点都排着长长的队,孩子们暂且放下尝一口的念头,继续跟着队伍前行。
  终于等到了自由活动时间,四(4)班小记者郑博文迫不及待地拉起妈妈的手,想来一碗虾糠馄饨,再配几个锅贴子。“我今天体验爸爸妈妈的快乐童年时光,他们的玩具有变形金刚、积木和布偶娃娃;经常吃的小吃有鸡柳、油端子、凉粉、凉面等;逛的商场主要是商业大厦和人民商场。”郑博文说,他想写篇关于竹林大饭店的作文,投稿到盐城晚报发表。
  “我妈妈上小学时,学校门口有卖梅花糕和包子的摊位,妈妈最喜欢吃三丁包子和梅花糕,每天早上都要买,她现在还想吃。”“我爸爸最喜欢吃的就是虾糠馄饨,他今天没来,可惜了。”“我妈妈最喜欢吃豆腐花配锅贴子,我也喜欢吃。”小记者们一边逛,一边交流。
  期待下次再来逛逛
  孙海琴跟着外孙参加小记者活动,看着老轮船码头、老式公交车、老盐中教室、中华照相馆、盐城邮电局……“这里就是我年轻时候生活的模样,当年女儿就像外孙这般大。”孙海琴陷入了沉思。懂事的孙旭尧看穿了外婆的心思安慰道:“等过几天,竹林大饭店里面人少点了,我拿我自己省下的零花钱请你过来品尝小吃。等爸爸妈妈回来,我们一起再过来。”孙旭尧牵着外婆的手,继续逛起来。
  “我特别想吃这里的锅贴子,下次和爸爸妈妈一起来,慢慢逛,逛累了坐下来歇一会,多点几个小吃,少不了竹林鱼汤面,配上锅贴和梅花糕,吃好了再逛。”五(2)班小记者朱雨彤意犹未尽,她跟妈妈商量着过几天再来,好好逛逛。
  “这几天一直在关注有关竹林大饭店的报道,在这里我体验到了父母的童年生活,感受到了他们儿时的快乐,还想再来。”三(7)班小记者刘羽桐说,此次活动她收获颇多,拍了好多照片,这得在同学面前好好炫耀一番。
  图片说明(从上到下):①小记者在手工坊做手工。②在颇具年代感的黑板上尽情涂鸦。③小记者感受三四十年前的老教室。④在这里,小记者们仿佛穿越到从前。⑤参加活动的小记者们在人民大舞台合影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没找到任何评论,期待你打破沉寂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