图文精华

分享

观敦煌壁画展 感受艺术魅力 ——盐城晚报亭湖小学小记者市博物馆游学掠影

1.png 2.png 3.png 4.png 5.png 6.png 记者 洪为亮/文 顾善济/图

千年敦煌壁画什么样子?莫高窟蕴藏了中华哪些古文明?带着这一研学课题,5月18日,第46个国际博物馆日当天,亭湖小学部分盐城晚报小记者在老师的带领下,坐着大巴车来到盐城市博物馆,观摩了形神兼备的敦煌壁画,聆听讲解员讲解后,尝试着绘出自己心中的莫高窟初始模样,感受了一次独特的文化体验。

聆听现场讲解 惊羡壁上丹青

上午9点,身着盐城晚报红马甲的小记者来到市博物馆后,先在博物馆展厅前的台阶上合影,随后分成两组,由博物馆讲解员带进展厅。一进入展厅,小记者们就被呈现在眼前的敦煌壁画惊呆了。

面对五颜六色、形状各异的壁画,小记者们目不暇接,疑问不止:“敦煌莫高窟在什么地方?”“敦煌壁画是谁画的?”“敦煌壁画是什么时候画的?”一个个天真质朴的问题,把大家逗得忍俊不禁,讲解员也被小记者们的认真劲儿感动。讲解员徐悦带着小记者边参观边介绍,小记者们初步明白了,敦煌莫高窟壁画艺术,是中国古代宗教艺术的集大成者。在唐代进入了全面鼎盛时期,尤其在唐代,宗教画题材盛行。由于唐代时,长安一带与西域诸国在政治、经济、文化上的频繁来往,地处枢纽要道的敦煌成为西北地区最为重要的聚合之地。敦煌作为中国古代丝绸之路上的明珠,其独特的地理位置造就了恢宏的文化。无论是古代的丝绸之路还是现代的“一带一路”,敦煌特有的文化始终影响着中国艺术的发展。敦煌文化在如今依旧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,这种生命力不仅仅体现在传统艺术之中,更体现在现代创作之中。

聆听着讲解员的讲解,小记者们不时在自己的采访本上记录着,敦煌壁画给他们带来全新的艺术感受。该校四(4)班的陈文萱小记者说,自己以前听大人提过敦煌壁画,但从没看过,没想到今天在这里看到,听了讲解,感到敦煌壁画太美了,让人惊羡不已!

3D打印模型 激发心灵遐想

参观中,徐悦还指着一幅敦煌藻井图案,给小记者们进行科普。藻井是我国传统木构建筑的顶部装饰,在我国古代的宫殿、寺庙等建筑中多次出现,有较为重要的地位。而敦煌藻井,继承了内陆的藻井文化,将木制藻井进行简化,发展出自己独具特色的藻井风貌。敦煌藻井上面收紧,下面扩散,像是一个反过来的漏斗,中心方井绘制主题图案,其他图案在四周斜坡展开,一抬头仰望,中央向外的视觉感受,使石窟具有高远深邃的感觉。

除了藻井图案,更让小记者们好奇的是展厅中呈现的用现代科技3D打印技术打印的莫高窟模型。徐悦指着展柜中的一个3D打印模型告诉小记者,这是关于莫高窟第254窟模型,这窟讲述着萨埵太子本生的故事,时间在北魏(公元386~534年),而鹿王本生故事画3D打印模型是莫高窟第257窟,也是北魏时记载的内容。特别是利用现在3D打印技术打印的甬道顶部砖石塔,是莫高窟第31窟,是反映盛唐(公元712~766年)时的文明印痕,徐悦建议小记者们回家后到网上查看详细的内容,进一步了解敦煌藻井文化。徐悦还就大佛坐禅佛像的内涵进行讲解,提醒小记者,大师坐禅能几天几夜不吃不喝,静心修身养性,提醒小记者要学习这种精神,上课时要一心一意听老师讲解,学习时努力做到心无旁骛,专心致志,这样才能不断进步。

四(4)班的徐语蔚说,讲解员的讲解让她开阔了眼界,学习了敦煌文化的全新知识。特别是这3D打印模型,让她仿佛看到古代莫高窟的真实模样。

临摹敦煌壁画 绘就心中模样

这次小记者活动的最后一环节,就是在参观学习后,用博物馆提供的画板和纸笔,画出自己心中敦煌莫高窟壁画的模样。“请大家在画板上找一个中心点,可以是米字型对称,也可以按轴对称,然后大胆想象,画出自己心中的敦煌壁画的模样。”徐悦一边讲解,一边示范,随后让小记者们自由发挥。

这下,现场顿时热闹起来。小记者们有的在画板上尝试打初稿,有的与身边伙伴交流探讨,有的咨询讲解员可否临摹墙上的展板。没过多久,各式绘画就出现在大家面前,一些在场的摄影师被小记者天真可爱的模样吸引过来,忙用镜头对准这一张张稚嫩可爱的小脸和一幅幅内容不一的画作。该校一(2)班沈新瑶和一(4)班的宋芃合作画了一幅双龙戏珠,还画了一座宝塔。四(4)班张梦娜却画了一幅顶端狭小、下端四散扩展的敦煌藻井图。正在现场指导小记者绘画的该馆社教活动中心的陈莹莹坦陈,让学生参观敦煌壁画展,并尝试着临摹壁画,能让学生逐步认识敦煌壁画文化,给孩子一个初始的敦煌印象,对于敦煌文化的普及、传承,有一定的现实意义。在会展期间,带着孩子,大家可一睹敦煌壁画的真容,了解中华五千年历史的博大精深。目前,市博物馆社教中心每周六、周日都开展这样的描绘活动,每次都能吸引好几十人参与。

短短的两个多小时的参观、临摹游学活动,让小记者们意犹未尽,受益良多。据介绍,敦煌艺术重新觅回了中国绘画的色彩光芒,壁画上的人物形神兼备,无论是佛像、飞天,还是夜叉、供养人等形象,均具有艳丽的色彩,充盈着生命的质感,并使之成为日后泼墨画风的神旨所在。
1.png
2.png
3.png
4.png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没找到任何评论,期待你打破沉寂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