提起年味,人们自然想到团圆饭、看“春晚”、拜大年、舞龙灯……而今年,随着春节的“申遗”成功,一场“非遗”文化的庆典在岁月长河中溅起绚烂水花,透出特别的年味。
除夕夜,家家户户围坐在电视机前。当翘首以盼的“春晚”拉开帷幕,“非遗”元素大放异彩。开场秀《迎福》中,李子柒携十余项非遗技艺亮相,氛围感直接拉满!那植物染艺、织金工艺、扬州绒花、青神竹编等,把东方美学发挥到了极致。凤凰传奇献唱的《栋梁》,用极具穿透力的歌声,引领人们感受古建筑的魅力,将北京中轴线、木结构建造工艺美轮美奂地展现出来。“春晚”里最神奇的一幕当数机器人扭秧歌,机器人与舞者共舞,高新科技与乡土非遗融合,手绢花翻飞旋转,为观众呈献出一支别开生面的“赛博”秧歌。屏幕上,楚乐编钟的千古回响,国礼瓷器的温润精绝,无锡鱼灯的飘逸游弋,四川变脸的神奇变幻……六十多项“非遗”如浪潮般卷入人们的眼帘,奉献给人们一场视觉与心灵的盛宴。
今年的民俗踩街,让我目睹了一场“非遗”的狂欢。气势磅礴的舞龙先声夺人,金红、金黄两条巨龙在龙珠的引领下,时而蜿蜒前行,时而翻飞盘旋,二龙戏珠,龙影交错。威风凛凛的舞狮也不甘示弱,它们或腾跃,或俯身,每一个动作都精准到位,仿佛真的被赋予了生命。那挑花担的婀娜,摇花船的灵动,打莲湘的激昂,踩高跷的滑稽,激起人们的阵阵喝彩。最震撼人心的莫过于劲爆全网的英歌舞。在喧天的锣鼓声中,身着彩服、化着浓妆的梁山好汉闪亮登场。时迁的扮演者手持软蛇,腾飞空翻,蛇步盘移,宛如空中精灵。紧随其后的舞者手持双棒,猛力敲击,跳跃起舞。激越槌声伴着阵阵呼喊,火辣昂扬,气势如虹,整个大地都随之震动,令人心潮澎湃,血脉喷张,真不愧为中华战歌!
这股特别年味,还贯穿在春节的每一个角落。各个旅游景点和街头巷尾,非遗文化、传统工艺、名特美食等争相展示。老艺人的摊位前排起长队,东台发绣绣出天工之美,剪纸年画裁出人间烟火,小小糖人吹出千姿百态。美食店内外人头攒动,汤浓味鲜的鱼汤面让人不禁要“再来一碗”,糯糯甜甜的藕粉圆子直叫人顾不得烫嘴,货真价实的“六大碗”引人沉浸在历史的回味中。
好一股特别的年味!它如同一股清泉,滋润着春节这片古老的土地,带来薪火传承,篇章翻新,让中国的春节走向世界的舞台中央。 |